安海在线论坛、安海论坛-安海本土在线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整治开墙打洞 20年底商顽疾终结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8-17 00:0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年以来,全市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经济社会发展涌现诸多靓点。这些靓点,既是深化改革的实践遵循,又是为老百姓谋求“获得感”的真抓实干。从今天起,本报推出“2016靓点北京”大型主题报道,将聚焦生态建设、城市治理、供给侧改革等多个领域,用丰富多彩的百姓故事,折射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在治理“开墙打洞”、无证无照经营……等方面,从有些畏难情绪到坚定不移推进实施,思想和工作都有了明显转变,实践中也探索出一些新鲜经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也广泛调动起来了。
     ——郭金龙
     昔日底商门铺、广告牌变成了焕然一新的银灰色防盗窗,门前自建台阶几被拆除清理,工人们正安装道路地砖……安贞医院东门外的“开墙打洞”整治行动已近尾声。就在半个月前,这条80米小街,一间挨着一间开着10家小饭馆、小超市,这些底商都是民宅私改而来。遍布城市居民区、开墙打洞的小门店,在带来脏乱环境的同时,也使老楼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从去年下半年起,北京各区陆续打响了治理城市街区“开墙打洞”的集中行动,虽然行动涉及各种历史和现实问题,牵扯的利益格局也错综复杂,但城市治理者依然用自己的决心、智慧和执行力证明,困扰老小区20年的违规底商“顽疾”,可以找到“药方”,久被占用的道路和绿地,可以还给居民。
    探访  
    80米小街10个“门脸”急救车被堵难进出  
    前天中午,北京青年报记者来到安贞医院东门外的安贞里一区19号楼附近,砖红色的居民楼一楼外墙粉刷成灰色,三五个施工人员正忙着铺设门前的便道,十来家住户新安装了防盗窗,不见昔日临街商铺鳞次栉比的景象,小街亮堂宽敞了不少。“这些扰民的‘开墙打洞’底商终于拆了,可算能够睡个安稳觉了!”小区住户张阿姨说。多位楼上居民向北青报记者表示,就在半个月前,19号楼的10个门脸都还在营业。“这条80米的小街有卖烟酒副食、医疗用品的,也有开小吃店的,油烟整天往楼上窜,半夜都不歇业,小摊儿还在路边儿摆着好些桌椅,走道儿别提有多糟心。”
    新堵上的“门洞”部分店家已上锁或搬空,仅剩3家还在营业,有些冷清。半个小时里,偶尔有行人冲着门脸被堵的小超市买上一瓶水。超市老板向北青报记者坦言,“差不多都搬走了,就我是自己家的店,能开一天算一天。赶下周一前我还得把简易台阶给撤了,以后要买东西得走楼道按铃。”安贞医院东门外的街区,是一条全市有名的“重点区域”,即使现在,道旁还立着好几块“治安综合治理重点区域”的牌子。东门有一个岔路口,往东的一条路通往安外大街,向南的一条路通往健安东路。街周围都是居民小区,居民楼群非常密集,并且两条岔路只有6米宽。一位路过的司机说起东门外的交通直摇头,“每过30多分钟,东门口就会暴堵一次。”他还亲眼目睹过120急救车被堵在医院东门,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干着急。
    安贞医院东门外改换新颜,成为朝阳乃至全市“开墙打洞”整治的代表性缩影。从去年至今,本市开始集中整治“开墙打洞”问题。紧邻朝阳路的八里庄街道数百个门脸早在去年恢复成居民楼原貌,打造北京首条“无非法开墙打洞商家示范路”。此前,八里庄东里的一层形成了庞大的底商群,美发、服装、文身等一个个小作坊让人眼花缭乱。居民们回忆说,整治之前,楼南侧一层的承重墙几乎被掏空,各商铺都在临街墙壁上开了洞,做上了门脸,装上了楼梯。
    “底商”始于上世纪90年代老小区一层“开门洞”层层转租  
    “开墙打洞其实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存在多年,但政府这次是下了大决心进行彻底整治。”安贞街道办城建科科长刘开颜说。据了解,北京的一层居民楼底商的雏形,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居民把一层住宅改造成饭店或便利店营业。
    “在居民楼里开店,又临着街,人气比较旺。相比在正规的商用楼店铺,居民楼的成本要低很多。”某位不具姓名的店家告诉北青报记者,小区内的房租比写字楼便宜,水电费、物业费都比较低,按照住户使用标准来收费。同时因为非常接近用户,客源会有一定保障,尤其是超市、按摩、家教、美容等小店。
    低廉的开支与稳定的客源,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小商铺经营者来老小区住宅房开店,直至形成“开墙打洞”产业链。一名房屋中介店长透露,二房东整体承包十来个一层住宅,新开“门洞”再高价转租给店家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么一倒手,租金往往翻几番。”除了一些用自家房开店的业主外,相较于租给普通住户,部分一层的房东也比较愿意将房屋租给开店的商铺使用,不仅年租金高,而且一签便是几年。
    民宅私改成“底商”,最终演变为近年愈演愈烈的“城市病”。市人大代表、朝阳区奥运村街道工委书记张永红曾就此提交过一份专项建议报告。据统计,私改行为主要是首层居民(或民宅租赁机构)对阳台门连窗和窗下墙体进行改造,这类改造占调查总量的90%。
    噪声油烟让居民不堪其扰开墙打洞问题占投诉四成  
    “买个吃的用的是方便了,但是问题也来了。”小区底商的噪声和油烟异味,让上了年纪的居民不堪其扰。每天早上,店铺早早开门营业,吵闹声一直持续到晚上。“十几年前还好一点,店没有这么多,人没有这么多,我们的年龄也没有这么大。现在70多岁了,更需要一个清净点的环境。”临近朝阳北路的红庙北里的居民李大爷回忆之前自家只能常年闭着窗户,以此挡住楼下噪音,还有小餐馆窜上来的油烟和异味。
    “最怕的就是楼下的小店换租户了,一换租户又得折腾一阵。”安贞里某二层居民说。每一次店铺换租,新来的租户会对房屋简单改造装修,砸墙钻孔的声音持续一两天。“他只要一砸,我的心就跟着忽悠一下。”
    采访中,许多居民认为,一层众多底商的出现使居民楼周围的环境变得脏乱不堪,废弃塑料袋与垃圾在人行道中随处可见。此外,部分商铺私改结构,擅自拆除承重墙,安全隐患随之而来。
    八里庄街道办副主任赵国章曾向媒体透露,去年接到1300余个市民热线投诉,其中超过550个电话都是反映老旧小区“开墙打洞”问题,大约占了4成的比例。图片制作/沙楠
    核心  
    治理开墙打洞的四个“关键词”  
    关键词1·告知  
    “政策讲透了,人情做足了”  
    从去年开始,安贞街道办共发放了四轮告知书,以便给商户充分的缓冲时间。因为整治工作会涉及到部分住户、商户的经济利益,一开始人们都不能理解,也不支持,甚至连街道办的工作动机都遭到质疑,前期的约谈工作显得困难重重。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安贞街道办制作了一个详细的工作台账,包括每家每户的个人信息、风险评估、支持与否等细则。他们设想了每个人可能的不支持的理由,并提前准备好了相应的答复,即安贞街道城建科副科长王依祎口中所说的“权威标准答案”。
    由于整改涉及到多项利益,街道办还组织了工商、综合治理办公室、城管队等部门,协同约谈小组成员,一起邀请住户、商户约谈,将整改政策的来龙去脉、相关法律法规都告知到位。再加上前期预估到了每一个细节,整个约谈工作便得以顺利开展。
    在不违反整改方案的情况下,个别居民所提出的部分要求,街道办工作组也会从人性化的角度尽量提供帮助。针对一些特殊情况,工作组会重点关注,以专题个案的形式进行对策研讨,做好预判和风险评估,再一对一做工作。同时,社保、民政等部门都会在后期对有困难人群进行及时跟进。
    “挨家挨户磕下来,程序做足了,政策讲透了,人情做足了,整改工作也会顺利了。”王依祎如释重负。
    关键词2·认定  
    费尽心思确定“门在哪儿”  
    今年,西城区计划整治30条“开墙打洞”现象较为集中的街巷,封闭900户私开的店门,截至目前,已经整治完成15条街巷共430户“开墙打洞”的商户。治理一处“开墙打洞”可并不是像看到的铲车长臂一挥那么简单。西城区展览路城管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均一处违规的“开墙打洞”他们要写两三本的卷宗,因为在拆除之前,要依法依规,首先要找到房主或产权单位,对房屋性质进行核实,如果需要还要到区政府、房管部门、城建部门、规划部门调档。
    “有一部分老小区是规划了底商的,我们必须看到原来的规划图才能判断是不是‘开墙打洞’。”城管相关负责人介绍,认定一处“开墙打洞”需要跑七八个部门调档,所有的流程都要写进卷宗,城管人员以及工商、街道、居委会等部门还要与每个经营者进行沟通,每户至少跑二三十趟,劝说经营者同意拆除。
    要治理“开墙打洞”行为,关键在于确定门在哪儿,因为不少门脸房要是直接封门的话,就成了“罐头”,连出入口也没有了,不少“开墙打洞”房屋已经被所有权人或使用人改造得面目全非,完全看不出门在哪里,由于年代太久远附近居民和使用人也说不清。西城的城管队员只好向北京市国土资源局西城分局发函查询房屋的原始结构平面图,按照图纸的记载,还原房屋的原貌。还有些房屋,原始档案并不能显示出房屋门的位置,执法队员只能结合实际情况和走访房管所人员、居委会老员工和房产部门老员工了解情况、走户摸排,综合判断门到底在哪儿开。
    西城区环境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拆除完毕之后,街道会安排房管所用水泥、红砖直接封堵,恢复楼体原貌,并在窗户上做防护栏,修建绿化隔离带,街道城管队也会加强巡查,引导商户有序搬离,防止已经恢复的墙体再次被破坏。文/本报记者董鑫
    关键词3·谈判  
    挨家挨户约谈“嗓子都说哑了”  
    拆掉门脸,堵上门洞,整个工作流程看似并不难,但事实上,一旦牵扯到人,牵扯到利益问题,基层工作的难度实际上会增加数倍。朝阳多个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场封门工作可能只需要一周,但前期的准备工作往往会持续数月甚至半年。针对今年的147户整改对象,安贞街道设立了四个工作小组,每组分别对商户、住户进行至少四次走访和告知。王依祎负责牵头北片辖区的约谈工作:“当时跟商户、房主整整谈了一个月,有时一天谈四五十个人,嗓子都说哑了。”
    约谈期间,王依祎屡次碰壁,还遭受了不少白眼。“嗓子哑了?那等你好了再跟我谈吧!”面对这样的约谈对象,王依祎只能硬撑着发炎的嗓子,遵照程序耐心安抚。让王依祎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安贞里社区一位80多岁的王大爷。因为之前跟退休单位产生纠纷未能妥善解决,导致王大爷当时既没有医保,也没有退休金,只能依靠房租来维持生活。
    一听说他出租的房子要被整改,断了收入来源,老爷子一下子慌了神。“你们要敢动,我就点煤气!反正我也活不了多久了,我就跟房子同归于尽!”王依祎等人只能让他先发泄完情绪,再进行安抚。等他平静之后,王依祎耐心记录了老人的生活情况和诉求,向工作组汇报。
    由于王大爷态度强硬,街道办工作组不得不私下里请他的朋友旁敲侧击。而对于老爷子的医保和退休金问题,辖区派出所民警答应帮助出面协调,帮助其解决后顾之忧。最终,王大爷转变了最初强烈的对立态度,开始配合街道办的工作。后来每次见到王依祎,王大爷还会热情地跟她打招呼。
    关键词4·善后  
    丰台摸索设立信访接待室疏通民意  
    丰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彭程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街道办还设立信访接待室,随时接待居民及商户,确保信访隐患提前介入。丰台街道从去年起对近园路东段的“开墙打洞”情况开展了集中综合整治,由工商所、食药所、城管分队、综治办、城管科、安全科、信访办、司法所、居委会组成的20人环境整治领导小组,经过对近园路东段逐门逐户的排查,发现49家商户中有20家为无照商户。
    街道还与商户、房东、产权单位分别召开协调会,通过居民代表座谈和入户约谈等形式向181户500余名居民征求意见,拆除工作得到了90%居民的支持和配合。动员工作做好了,下一步的拆除工作就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安海在线论坛、安海论坛-安海本土在线交流论坛 ( 闽ICP备13018393号-3

GMT+8, 2024-6-1 19:14 , Processed in 1.403685 second(s), 24 queries .

网站所有权归:晋江顺网有限公司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