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在线论坛、安海论坛-安海本土在线交流论坛
标题:
(晋江风俗)木门槛上钉竹板
[打印本页]
作者:
I'mrain
时间:
2020-4-12 12:16
标题:
(晋江风俗)木门槛上钉竹板
木门槛上钉竹板
晋江侨乡的“皇宫起”古体大厝,有在木门槛上钉竹板的风俗。这种门槛的竹板,厚可五六分,有用整片与门槛一样长阔的竹板用小铁钉在门槛上钉牢;也有用五条同样宽窄的细竹片拼成有规则的花纹,用细铜钉或细铁钉钉在木门槛上面。这样既保护木门槛不被鞋底磨损,又使原来的木门槛上添加几分花饰。
关于木门槛上钉竹板的风俗,考究起来,还有一段掌故。据传明代万历年间,晋江穷书生苏浚(字紫溪),娶了金员外的第二位千金小姐,金员外本想苏紫溪博学多才,定能成名,谁料时运不济,婚后又未曾进中,仍然白身。有一年金员外做大生日,亲戚朋友都备办丰盛的礼物祝寿,但苏紫溪阮囊羞涩,只能写一幅中堂和一对寿联,皆同妻子到金府祝寿。
金员外颇有资财,却胸无点墨,而且有着有钱人常有的嫌贫爱富的癖性。自二小姐出嫁以后,苏紫溪未能蟾宫折桂,他心中早对这个穷书生另有看法,今日见他只送来中堂对联,又看不懂其中内容,所以冷眼相待。苏紫溪夫妇受此冷遇,心里好生难过。幸好岳母赶忙过来,热情招呼到内堂去,才结束这尴尬的场面。
不久大女婿夫妇,带来金银礼物,金员外连声称赞“大女婿真有孝心,祝寿的礼物丰厚贵重。”
寿筵在大厅摆开,大女婿陪岳父一起饮宴,既体面又风光。而苏紫溪却被安在护厝同家丁吃简单饭食,苏紫溪受此冷落非常气愤,当场口吟一诗:
一碟青姜一碟芹,待人捧出笑纹纹。
早知文章不值钱,何不当初学打银?
紫溪吟罢便拉着妻子要回家,岳母过意不去,取了几串铜钱追到大门外要给女儿,母女俩正拿着铜钱推来推去,金员外便当着众亲友的面大声吆喝:“你们看,女婿不争气,女儿也做则贼,今后除非门槛长高五分,否则不允许你们进我金家的门。”
苏紫溪回家后发奋苦读,功夫不负有心人。秋闱之期,苏紫溪上京赴试,金榜题名,又封了官职,衣锦还乡。金员外得知后准备了高车驷马前去迎请。苏紫溪只是淡淡地说:“莫非金家府第的门槛已经长高了五分,否则苏某怎敢跨进金家之门?”
金员外悔当初不该说了“过头话”,如今二女婿是当了京官的人。应该同他恢复亲谊,只是这门槛如何能够长高五分?他连夜请木工师傅来商议,最后才想到用加钉竹板来加高门槛。这时岳母出门邀请,夫妇也就双双到金家做客,那金员外也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从那以后门槛上加钉一层竹板,也就成可晋江古民居的建筑装饰风俗了。
(本文摘自〈晋江风俗〉刘浩然著)
欢迎光临 安海在线论坛、安海论坛-安海本土在线交流论坛 (https://www.jjanhai.com/)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