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在线论坛、安海论坛-安海本土在线交流论坛

标题: 听咱厝青年讲述抗疫那些事 “哪里需要我们,我们都将逆行而上” [打印本页]

作者: 漾漾涟漪    时间: 2020-4-20 15:45
标题: 听咱厝青年讲述抗疫那些事 “哪里需要我们,我们都将逆行而上”
  番仔楼内,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一群青年围坐在一起,将故事娓娓道来……

  4月18日,由晋江团市委、晋江市卫健局、晋江市青年联合会主办的“晋江青年说”·青年战“疫”专题沙龙在书香花园举行。晋江籍青年作家、演说家许晋杭,白衣战士郭龙燕、张丽碟及来自晋江各行各业的9位青年嘉宾,面对面分享在各自岗位上的抗疫防疫故事。



  驰援武汉58天 终生难忘的经历

  下午3时,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的三位演出人员率先登场,带来短剧《亲姆拜年》的表演。小小木偶戴上口罩,以诙谐接地气的方式宣传防疫知识,提醒群众加强防范意识。

  表演结束后,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许晋杭通过访谈的形式与郭龙燕、张丽碟展开对话,回顾两位战“疫”英雄支援武汉的经历。

  时间回溯到农历大年初二,郭龙燕、张丽碟拖着行李箱,奔赴武汉。当被问及是否会害怕时,两位姑娘笑着摇摇头。“虽然一开始很多情况是未知的,但看到全国各地有无数的医疗队和医护人员奔赴武汉,全国人民都在关注支援武汉,这给了我莫大的力量,也让我变得更加勇敢。”张丽碟说。

  支援武汉的58天,难忘而深刻,有疾病和痛苦,也有守护和温暖。“我们是病人在病房里唯一的依靠,相比普通病人,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去对待他们。”这份关爱是相互的。郭龙燕说,“他们会记住我们的名字,关心我们,提醒我们多和家里人联系,他们也在鼓励着我们。”

  咱厝青年迎难而上 积极投身防疫工作

  两位主讲人支援武汉的经历,令在场所有人深受感动。随后,9位嘉宾也分享了各自的抗疫故事。面对疫情,他们第一时间投身防疫抗疫工作。尽管岗位不同,经历各异,但他们所展现的那股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精神劲儿,成为晋江青年的最好注脚。

  晋江拓普旺防霉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水洞第一个接过话筒,讲述了他为晋江机场捐赠抗菌手机保护套的故事,以及他在疫情期间的见闻,“某天,我们到晋江市中医院捐赠一批消毒酒精,从医院领导那了解到远在武汉的医护人员缺少防疫物资,院里正在全力筹集,这让我们很感动。”

  当天,有一位嘉宾和两位白衣战士同样来自医疗卫生系统。他就是晋江市疾控中心应急办工作人员林炎煌,他也是最早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的人员之一。核酸检测是林炎煌的重要工作任务,检测量大,任务重,压力也大。有时候,他得在半夜去隔离点采样,然后再回去加班,实验室出结果时天已经亮了。

  晋江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四中队副中队长范廷强讲述了他从工作不被理解,到被温暖相待的故事;本报记者许春分享了她在晋江经济开发区健康管理中心采访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一幕;乐匠音乐创始人张国滨三天时间创作歌曲《白色战衣》,献给医护人员,并现场演唱歌曲《晋江青年》……青阳街道团工委书记苏煌龙,梅岭街道晋阳社区党支部书记钟鸣扬,泉州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晋江青年志愿者协会名誉会长赖金土,力豪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团支部书记黄景煌等嘉宾也分享了各自的故事,并与主讲人展开互动。

  湖北籍返晋人员献花致敬 白衣战士感谢家乡

  在嘉宾分享过程中,郭龙燕、张丽碟听得格外认真,深受触动,“我们在前线作战也很牵挂家乡的情况,正是有了各个战线的各位在岗位上坚守,让我们在前方才能安心工作,非常感谢大家。”

  不负初心,不负韶华。在郭龙燕、张丽碟看来,她们只是普通的医护人员。因为这次经历,大家认识了她们,给予了许多关爱,对此她们深表感谢。荣光过后,她们还是那个怀抱“救死扶伤”初心的平凡护士。郭龙燕说,“很多人都说我们是逆行者,其实我们只是遵从从医的初心,到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两人不约而同地表示,将把支援武汉的精神带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专注护理工作水平和专业知识的提升,树立更好的榜样。

  活动尾声,晋江团市委书记蔡少林为郭龙燕、张丽碟颁发晋江青年五四奖章。仪式结束后,湖北籍返晋人员邹世和向两位白衣战士献花致敬。“武汉加油!”人群中,不知谁先起了头。紧接着,更响亮的“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在人群中爆发,为本次活动画上句号。

  花絮

  郭龙燕:护理病患的背后,是让一个个家庭得以团圆

  提起在支援武汉过程中最开心的事,郭龙燕说,那就是看着一个个病患治愈离开的背影。“每一个病患治愈出院,都让一个家庭得到团圆。”

  在护理过程中,一对老夫妻及他们的儿子、儿媳都感染了肺炎,只剩孙子没感染。治疗过程中,儿子、儿媳在方舱医院,老夫妻两人因为病情严重转到了金银潭医院,而他们的孙子则委托亲戚照顾。早日治愈团圆成为一家人最大的心愿。

  “在这对老夫妻治愈出院的那天,我们都很为他们一家高兴。老人也动情地说,今后,医护人员也是他们的家人,不管走到哪里,他们都会牵挂我们。”郭龙燕说,看着老人依依不舍地离开,她们没有跟老人说再见“。作为医护人员,最大的祝福就是不说‘再见’,希望他们今后都健健康康的。”

  在支援武汉的时候,郭龙燕护理过许多病患,但因为防护服穿得很严实,大家只能看到她们的眼睛和防护服背后的名字,并不知道她们的长相。

  在返晋前,郭龙燕跟病友们联系的手机也转交给了接替她的“战友”,她和在武汉护理过的病患只是互相支撑着走过了一段特殊的人生旅程。

  “在我们护理他们的同时,他们也鼓励我们、关心我们,像家人一样叮嘱我们要多吃饭、多注意休息。”郭龙燕说。

  在回到晋江的大巴上,看着为她们开道的警车和欢迎的人潮,郭龙燕终于松了口气,觉得自己圆满完成了此次支援任务。

   张丽碟: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在“晋江青年说”·青年战“疫”专题 沙龙现场,张丽碟除了分享自己在武汉战“疫”时的经历,还特别以鲁迅先生这句话与大家共勉。

  在她看来,在全国源源不断支援武汉的宏大暖流中,她和郭龙燕只是其中的小水滴,以平凡的护士身份参与护理病患。

  “在支援武汉的58天里,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能否很好地完成护理任务。”张丽碟说,在护理中,有一位80多岁的老爷爷意志消沉,吃不下饭也不想戴呼吸机治疗“。他总说自己已经老了,不想浪费大家的时间和国家的资源。”

  面对这样的情况,张丽碟和“战友”们没有放弃,而是给予老人更多的关心和鼓励。每天,护理人员像哄小孩一样一口一口喂他吃饭,变着花样疏导他的情绪,还发动周边的病友一起鼓励他……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宽慰劝导,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心态都得到了明显转好,不仅摘掉了呼吸机,还能坐起来戴上老花镜刷手机,做康复运动也更加积极了。

  “看到老人的变化,我们真的特别开心,特别有职业成就感。”张丽碟说,作为一名护士,护理病患是她的本职工作,遇到疫情,让她对自己的工作初心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在武汉支援的过程中,看到许多年轻的志愿者不顾危险加入医院保洁队伍,张丽碟也备受感动。“是各战线同胞们的共同坚守,支援着我们医护人员前行。我们只是平凡的护士,做着平凡的工作,发一分光和热。”张丽碟感叹说。

  许晋杭:感受到一线人员的不易



  活动当天,作为主持人的许晋杭是最早到达书香花园的人员之一。在大门口的签名板上签上名字后,他随即快步走向二楼,做着最后的准备。

  这是许晋杭第一次主持访谈类的活动,但他表现得一点也不像新手。幽默风趣、节奏把控自如,是他给大家留下的印象。现场,许晋杭循循善诱,引导主讲人和嘉宾讲述战“疫”故事。性格外向的他,还不时抛出有趣的梗,活跃现场气氛。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做好主持工作,许晋杭下了大量工夫。抗疫是大家目前最关心的话题,活动关注度高。为此,在深圳工作的许晋杭特地提前三天飞回晋江。踩点、对接流程、熟悉台本、提前了解两位主讲人的故事,细心的许晋杭还不忘和各位嘉宾提前沟通发言内容,设计台词。

  “这是我第一次戴口罩做活动,感觉蛮特别的。”结束两个半小时的活动,许晋杭松了一口气,轻轻扯了一下脸上的口罩,“虽然身体很难受,但我们仅仅是戴口罩工作了一两个小时,而两位护士则是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长时间在病房中工作,其辛苦程度不言而喻。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更加感受到她们的不容易。”许晋杭呼吁,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大家能够给医护人员、警务人员、基层工作人员更多的爱与理解。

  作为从晋江走出去的优秀青年代表,许晋杭也是防疫抗疫队伍中的一员。“我是晋江‘领航计划’领航班的学员,这次我们班级一起为疫情防控捐赠100多万元。”积极捐款的同时,许晋杭向本报和宜昌小记者送出两百本书籍《梦想永远不会太晚》。他说,疫情过后,期待有机会去湖北,和那里的小朋友面对面交流,给予演说方面的帮助。

  湖北籍返晋人员:“感谢你们为我的家乡拼过命”

  “我特别惭愧,正月初二就离开湖北返回晋江。而你们却在逆行,为我的家乡拼命。”在“晋江青年说”·青年战“疫”专题沙龙的尾声,郭龙燕、张丽碟迎来一个小惊喜——湖北籍返晋人员邹世和给她们送上了鲜花致敬。

  “太感谢你们了。”现场,邹世和几度哽咽,他说,虽然身在晋江,但家乡湖北的疫情时刻牵动着他的心。“在我们湖北人恐惧、绝望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纷纷支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力量,仿佛大海中的孤舟,看到了彼岸。”

  邹世和在泉州市区和晋江已经工作生活了20多年,孩子也在这里就学。“晋江就是我的第二故乡。”邹世和说,通过本报官方微信号,他长期关注着郭龙燕、张丽碟在武汉战“疫”的动态。“知道她们返回晋江的消息,我特别高兴,一直想当面谢谢她们。”

  17日,看到“晋江青年说”·青年战“疫”专题沙龙的活动预告,他主动联系了主办单位,希望能圆这一个小心愿。

  “得知邹世和有这个想法,我们也觉得挺有意义的,就临时新增了这个环节,希望给郭龙燕、张丽碟带去一份惊喜。”主办单位工作人员介绍。

  “能在晋江跟湖北同胞见面、交流,挺意外也挺高兴的。”郭龙燕笑着说。

  活动后,邹世和与张丽碟、郭龙燕还交谈了许久,三人都感慨良多。

  晋江青年有话说

  何水洞(晋江拓普旺防霉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当大家都宅在家里时,医护人员挺身而出,逆行而上。面对防疫物资紧缺的窘境,也没有退缩。今天看到两位白衣战士,内心无比崇拜。



  林炎煌(晋江市疾控中心应急办工作人员):疾控中心到底是做什么的?对于我们的工作,很多人不清楚,甚至会误解,因为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幕后。



  张国滨(乐匠音乐创始人):两位英雄护士支援武汉的经历,以及大无畏的爱和精神,让晋江青年很受鼓舞,并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



  范廷强(晋江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四中队副中队长):身为人民警察,同时作为一名党员,身上有重担,心里有使命。不管何时何地,我们跟你们一样,面对险情、灾情、疫情走在前面,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许春(晋江经济报记者):很多平淡的日常是非常珍贵的。疫情让我们感到很辛苦、疲惫,甚至不能和家人见面,但疫情之后更教会了我们珍惜平平淡淡的日常。



  苏煌龙(青阳街道团工委书记):在基层,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今天的防疫成果离不开各个战线、部门的共同努力。晋江有这么多优秀的青年,未来可期,我已经迫不及待想拥抱这座城市的未来。



  钟鸣扬(梅岭街道晋阳社区党支部书记):我们社区的防疫工作其实是晋江几百个村、社区的缩影。我们只是尽自己所能,尽一份职责和努力,为抗疫工作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赖金土(泉州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晋江青年志愿者协会名誉会长):在做志愿活动的过程中,常常会有事情让我们感动,鼓励着我们往前冲。这次疫情让我感受到国家的强大,生在中国充满幸福感。



  黄景煌(力豪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团支部书记):在疫情面前,有一股力量促使我们发扬晋江人爱拼敢赢的精神,众志成城,一起抵抗疫情。



  记者_李诗怡 许春 秦越 文图







欢迎光临 安海在线论坛、安海论坛-安海本土在线交流论坛 (https://www.jjanhai.com/)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