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在线论坛、安海论坛-安海本土在线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急公尚义坊

[复制链接]

新手上路

积分
697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4-12 13:1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车驶在少林寺路上,习惯地望着窗外的风景,靠近山门时,突然一座牌坊跳进视线,对这座牌坊早有耳闻,也打听了大致的位置,准备择日专程寻访。没想到今日竟是近在咫尺,便享受着这不期而遇的美丽。

  踩着成堆的垃圾前行,不到百米,牌坊清楚地显现眼前。抬眼,精美的雕工令我惊叹不已,看了还看,看了又看,害怕错过微乎其微的细节,哪怕是肉眼看不清的。

  也未曾想到牌坊下那很不起眼的小路会是泉州现存不多的官道。这牌坊曾留住多少赶考学子匆匆的脚步?在三百多年前林立的牌坊中,急公尚义坊或许并不出众,而今,却孤零零地站在那儿,成了另一种历史。

















































[localimg=225,300]14[/localimg]









[资料]

  古代泉州树牌立坊数以千计,据清道光《晋江县志》记载,泉州古城内外先后共有牌坊399座,其中宋坊99座、明坊172座、清坊128座。至清·道光十年(1830)尚存195座,其中宋坊5座(均在城内)、明坊73座(城内49座、城外24座)、清坊117座(城内13座、城外104座)。道光、同治年间,牌坊数量剧增至200座以上。泉州城内和东门外仁风街便集中了牌坊140余座。

    上个世纪50年代泉州老城区还保留有大、小牌坊几十座,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绝大多数都没有保存下来。而急公尚义坊则是泉州最后一座保存完好的牌坊。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急功尚义坊就被泉州市政府定为重点文物单位,并立碑保护。

  急公尚义坊,位于仁风门外东岳庙前古大路,系三重檐歇山顶牌楼式建筑,全用花岗岩筑砌。坊立石方柱12根,面阔三间,宽约10米,进深三间,占地面积共约28平方米,通高12米。

  建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的急功尚义坊,是康熙帝为表旌李光地八世祖李森行善赈灾的功德所建的。坊上额匾刻“急公尚义”四字,系康熙皇帝御笔。坊上栏板刻有李光地亲笔文书。坊雕工精细,结构谨秀,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安海在线论坛、安海论坛-安海本土在线交流论坛 ( 闽ICP备13018393号-3

GMT+8, 2024-6-1 23:28 , Processed in 1.088185 second(s), 24 queries .

网站所有权归:晋江顺网有限公司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