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在线论坛、安海论坛-安海本土在线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平桥望高楼因何而建

[复制链接]

新手上路

积分
78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4-12 12:0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安平桥望高楼因何而建
颜呈礼
    安平桥的望高楼属于什么建筑?常见的说法有,楼亭、牌楼、城门、铳楼、隘门、桥头堡等等。如果分析各种建筑的主要功能,联系当时为何而建,相信其叫法会更趋一致。
    楼亭是建在眺望条件较好的地方的亭子,是供往来行旅避风挡雨或途中歇息,也是供登高远眺的观景场所。建于桥上的楼亭往往还是装点风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的桥梁附属建筑。望高楼建于安平桥成后700多年,显然不是桥梁的配套设施。而且,其厚实的建筑结构和隐秘的楼梯,无法为行人提供尽量大的,通透的休息空间,也不适合游人登高远眺。
    牌楼在闽南一带的许多村镇路口并不鲜见,其远看巍峨壮观,近看玲珑剔透的形象与封闭厚实的望高楼有很大的差别。《现代汉语词典》“牌楼”的注释是:“做装饰用的建筑物,多建于街市要冲或名胜之处,由二个或四个柱子构成,上面有檐额。”可见,望高楼称为牌楼并不合适。




    有人认为望高楼是座城门(城楼),是古安海城的南门。据安海籍厦门著名老照片收藏家高振碧先生提供的1931年望高楼老照片显示,以及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判断,望高楼作为安海的城门似乎毋庸置疑。




    望高楼屹立在安海镇区西南端,正面朝着晋、南、同交通要道五里长桥,除了其身后高耸的白塔之外,是远近最高的建筑物。楼两侧石围墙左右延伸,墙上雉碟依稀可见,前面的港道似天然“护城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然而,据方志所载安海城的南门位置在西塔前,宋城南门与明城的南门大抵位置没有变,而且安海城早在顺治十二年乙未(1655年)四月二十六日被毁。城毁之后,是否又重新建安海城而拓展范围将南门移至现望高楼呢?如此大事件,《安平志》(卷二•地理志•城池)的撰文者包括清光绪年间的黄其琛都未提及,说明安海清代重新建城的可能性不大。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安海当时没有城池,建于清同治年间的望高楼自然就不是所谓的城门(城楼)了。
      其实,类似望高楼这种建筑形式在安海的各角落并不少见。现高厝围“东塔脚”的“双隘门”,型厝村北侧的铳楼。还有已废的“杉行脚”隘门,西垵“下路街”西端铳楼,兴胜境与“寮仔口”交界处的隘门等。经查,这些就叫做“隘门”或“铳楼”。
            (位于安海杉行口的带铳楼隘门)
    《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隘门”的解释是:“旧时群众为了防贼防乱在村子或巷口设置的门。”隘门是中国传统建筑之一,型式传自客家或闽南传统建筑居多。这种建筑在古镇安海随处可见,现存的隘门和隘门遗址少说也有五十座。方志最早的有关安海隘门的作用的记载是:“门成又为民画所以联保伍,科丁壮,训村勇,而备戎器以防盗”。(明•王慎中《尊岩集》(卷八)的《安平镇新建四隘门》。
     “铳”是清代的一种小型火器,比枪大而比炮小。“铳楼”是为防止土匪入侵而设(有出自具闽南特色的封建械斗,族群冲突需要),可用为观察、监守以及安置火器的建筑,位在民宅的“护龙”两端,更多建于村镇边界。为求制高点多筑二层楼,其外墙多为砖石造,结构厚实,并辟小孔为铳眼,以利射击,压制来犯者。安海幸存的铳楼还有十来座,分布在老镇区的各角落。
     安海镇区的隘门,大致可以分为境界隘门、巷道隘门、聚落隘门和私宅隘门等。
    境界隘门,有铳楼的隘门,体积大而类似城门,楼高门厚,具有瞭望和坚强之防御功能,多设置于重要的联外道路境界。例如,望高楼和“东塔脚”的“双隘门”。
    聚落隘门,设于聚落之外缘,范围內的各家可不闭门戶,成一封闭的区域。安海镇区旧时有“九围”,如“髙厝围”各连接外界的通道都设有隘门,并有围墙连接,是聚落的防御设施。
     巷道隘门,设于巷道中,可以形成一道族群之间的防御圈。早期,安海各“境姓”之隘处,都常见有隘门这种建筑。如,西宫和西河境交接处等巷口都有一道隘门。
    私宅隘门,设置于一家有若干座房屋,在其防火巷口设置的隘门,为私家防御设施。如兴胜境的“郑时雨巷”,原为公巷,因郑家在巷两侧均有房屋,为了他家生命财产安全于巷两头建有两道隘门,白天打开让公众经过,夜间或非常时期则关闭。
     从望高楼上匾额留下的文字我们还可以了解到,楼名为“望高楼”意指此楼具有瞭望的功能;“金汤永固”证实其为防御设施;“顺治甲子小春”,“閤镇公立”则记录建筑的年代以及表明这是安海的重要门户,为全镇居民共同出资修建,共同防守,属“境界隘门”。
     城门(城楼)、隘门、铳楼、桥头堡都是防御性建筑设施,但也有一定的区别。望高楼应该属于以铳楼替代隘门,或者说是铳楼与隘门的结合体。在进行社会调查时,因习惯而异,有的叫隘门,也有的叫铳楼。
     如果单就桥梁与望高楼的关系而言,说它是桥头堡也未尝不可。虽然它不是在安平桥头,但是在该楼建筑时桥头被清代提督蓝理拆掉十几孔,人们始用海土在此填筑成为陆地建房居住,当时的桥头就移至望高楼前。
      认识望高楼的为何而建,如果仅仅与古桥联系起来考量是不够的,必须放在古镇安海乃至闽南地区的时代大背景和联系城镇的整个防御系统,才能深刻地理解其建筑的真正意义。
     隘门和铳楼这类建筑,是清末民国时期地方各利益集团斗争不断,盗贼猖獗,社会地方治安混乱,居民为了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设置的防御设施加强自卫的产物。今天,望高楼仍旧以其独特的身影,为那段历史留下了最佳的见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安海在线论坛、安海论坛-安海本土在线交流论坛 ( 闽ICP备13018393号-3

GMT+8, 2024-5-3 21:27 , Processed in 0.831358 second(s), 24 queries .

网站所有权归:晋江顺网有限公司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