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安海在线论坛、安海论坛-安海本土在线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58|回复: 0

《安海的街》——转于厦大鼓浪听涛

[复制链接]

新手上路

积分
7778
发表于 2020-4-12 12: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海的街

  缘

  很早就知道北京作家许谋清是安海可慕人,我想认识他。九年前,一日,菲律宾著

名诗人许冬桥老先生回国莅临寒舍,我提起谋清。冬桥连声说难得,京城立足何易?说

也怪,不一会儿,有人叩门。来人说,我是许谋清。许老和我眼神相视,朗朗地笑起来

。这天,三个姓许人,二个雪冠人一个黑发人,或者说,三个人二代人,历经三个朝代

,海的这边和那边的人,谈的是千年古镇、龙山寺、安平桥、街巷、塔和近代现代的人

物。冬桥意犹未尽,老夫聊发少年狂,携我拽谋清去安海侨联继续侃说。

  因葡萄美酒的缘故,三个人的脸微红,说话随意了。冬桥幽默地说,我们三人有缘

。我接着说,得续缘。谋清跟着说,血缘亲缘地缘人缘。冬桥和我同声对谋清说,你是

少年家,得把安海的风采和你的情缘写出来。谋清说,我会的。冬桥说,写好后,我再

回来。冬桥没回来了,不久病逝异国他乡,享年92岁。

  谋清几次看望我,为没及时写出《安海的街》的事而歉疚。我说,冬桥走得快了些

。但你一定要让我在有生之年读到你的《安海的街》。三个月后,谋清拿《安海的街》

的稿子来,他为我读了一段又一段。

  我用放大镜看了一段又一段。这篇大散文写得真漂亮!布局恢弘壮阔,是一幅生动

的民俗画。人物很活,呼之欲出。思辩的章节,捭阖纵横,扣人心弦。因感动谋清的情

缘,我以“谋清”为冠头,写了一副对联:

  谋而合,信则存,纵横乡土尝世味清必扬,浊须激,俯仰乾坤悟真诠(许书纪)

  说说《安海的街》

  许谋清同志到安海已经有8个月了,就住在镇政府里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有许多

机会相聚、交谈。我有一种感觉,谋清的家乡情结十分浓,对晋江尤其是对安海。他多

次说过,要为安海做点什么,写点什么。果然,他首先开始了《安海百年文学选》的编

辑工作。

  在谋清眼里,家乡安海是个值得骄傲的地方,发展的过程有定势又有冲劲,他想写

安海的发展过程和对安海发展的思考,于是,把书名定为“安海的街”。

  安海的街自有它独特的地方。三里街连着安平桥,街道便延伸到南安水头;三里街

连着安海古码头,安海就与南洋相连接;三里街的旁边是朱祠———大理学家朱熹讲学

的地方,“二朱过化”便把安海的文明推向一个辉煌;街道孕育着商机,也造就了安平

商人;安平商人闯荡五湖四海,带来信息、货物、利润,促进了安海的繁荣和发展。  作家对故乡安海充满自豪的情感尽在《安海的街》中流淌。我们相信,安海的街在

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连接世界。(洪聪晓)

  在《安海的街》里许谋清看到了什么

  作家自有作家的审美观和思维定势,把安海的街作为写作的切入点实在是高明。改

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安海在悄悄地变化,安海的街也在悄悄地变化。路名叫海八路、鸿

江路、飞钱路、成功路……都悄悄在变成街。街边的商业在悄悄地繁荣,更重要的是街

边还成长了恒安集团、亲亲集团、三益钢铁公司、华达集团……还有安平综合开发区、

桥头工业区、庄头工业区……



  谈到安海的街,我们马上联想到鳞次栉比的大厦,车水马龙;紧密相连的店铺,琳

琅满目的商品,花样繁多的小吃,叫卖声,讨价声……莫非许谋清已经厌倦了从事多年

的文学,走入世俗,热衷于商贾行市?阅读别惊心,他还是满脸胡须的许谋清,只是他

在新作中再次融入一种精神,看到希望,但也提出了些许担忧,发出了时代呐喊。

  闽南的一首《爱拼才会赢》唱遍大江南北,“什么拢不怕”更成了口头禅。但随着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市场规律这只无形之手已经牢牢掌握了所有商家的命脉,蛮干

必遭殃祸,适者才能生存,时代需要的是智慧,是科学文化。安海是具有800多年历史的

文化古镇,安海的商业发展史可验证安海由来已久的经济及文化水平。事实说明,惟有

文化经济并驾齐驱,相互融合,二者才能有长足发展,长盛不衰,这是许谋清经常跟我

提的观点。

  源于一种文化人的责任感,最近许谋清在继主编《安海百年文学选》之后,应我邀

请,又积极地支持配合农行安海分理处举办的楹联征对活动,收到遍及省内外对联300多

副,轰动了整个泉南。这次活动是对安海楹联文化的一次很好的检阅,是安海企业文化

发展史上的一次试验。如何把文化融入经济,希望藉此抛砖引玉,带动整个安海文化经

济的进一步繁荣……在《安海的街》里边,他也描述并解剖了这一条街上农行安海分理

处的楹联征对活动及其“世纪通宝”石碑。于是,在他描述安海的街的历史变迁、文化

变迁、经济变迁的同时,引导我们找出现实存在的问题的根源。我的理解,这是一次伏

笔,是他下部力作的橛子。

  我们走进许谋清的《安海的街》,同时祝福沐浴着经济文化曙光的安海的街。(王

永发)

  历史的沉思

  许谋清即将发表的《安海的街》是一部颇具历史性、哲理性、可读性的长篇散文。

他站在古镇一条街上,由此从时间与空间延伸,纵观历史,浏览现实,展望未来。《安

海的街》说古论今,纵横春秋,不是史料的堆砌,不是泛谈与空侃,而是顺着历史的脉

搏,抓住穴位,捕捉亮点,使之升华。

  他写安平桥,说的是龙山寺通过三里古街延伸出的一条有形的桥,一条无形的桥。

他写朱松、朱熹在这里传播理学,为混沌的安海人架起心灵的桥。他对郑芝龙、郑成功

进行多层次的解读。他写陈清机,着笔于造路———泉安公路。这一宏图大略的举动,

是古镇资本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侧影,但许谋清也写陈清机的失败。他写街,糅和了经

济、文化、人文、地理和规模化现代农业,使人们得到一种新的思维、美的享受。所有

这些桥、路、街构成了许谋清《安海的街》的主构架,构成了安海文化古镇具有历史与

现实意义的经济、文化内涵。从这桥、路、街,有形的、无形的,陆上的、海上的,物

质的、精神的,我们悟出一条真谛,无论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总是并行发展的,总

是互相渗透的,总是互补互动的。

  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文化古镇有过徘徊,有过失落,这里有政治的、经济的、

民族的、人文的原因,且不去细说。于是,许谋清发出了“腰缠万贯无视文化是‘土枪

’……”的感慨(《安海百年文学选·序》)。去年,许谋清邀了郑梦彪和我,主编《

安海百年文学选》,企图在古镇呼唤文化;企图从侧面揭示古镇蓬勃发展的经济与源远

流长的文化的有机联系。然而,这种联系就目前而言,还只停留在半渗透状态。更重要

的是,必须从中引起沉思: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文化与经济必须结伴同行。(黄

亦工)

  读《安海的街》

  总习惯用“长河”的字眼来形容历史,读许谋清的文化大散文《安海的街》,才感

觉文化古镇安海的千年岁月,竟然就在文风醇然、店肆繁殷的街道上,一步一个脚印地

悠然而过。

  许谋清说他是沿着我“瘦瘦三里古街,押朱熹木屐响过的韵脚”的诗句,走进《安

海的街》的,使我为之动容。其实,这条街上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我和时间都只是过客

,只有三里街连接着的龙山寺、安平桥才是不会泯灭的永恒。他用时空的转换和时代的

交替重叠再现的创作手法,对安海这片“二朱过化”的热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解读。

他透过小镇的风雨云烟,寻找着一个个鲜活而平实的名字,及其他们在各自历史时期的

生活和故事。引以自豪的是,古代有朱熹的学风、王慎中的文采、郑成功的剑气;近代

有踏上《五月的船》闯出海门的散文名家庄瑞源、“世界反法西斯书系”代表人物之一

的小说家郑梦周(姚紫)。有以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和开国将军的风采彪炳史册的颜

再生。还有知名侨领陈清机,走出安海的街又回过头来,把打开骑楼的门窗、隔街可以

伸手相牵的街道挤宽了……许谋清对沉积的乡俗人情、风物传奇的内涵,所形成的朴素

的美学理念的辩证反思,更使我对他独到的灼见产生一种共鸣。

  许谋清为中国写晋江,安海是晋江现象的延伸和缩影。他以锐利的眼光,哲理的思

辩,回眸安海历史上几次经济繁荣期,发现大都伴有文化昌明的辉煌景象。他多次和安

海的各界人士探讨安海这个话题,我也曾用“轮回”这一充满禅味的词汇诠释。只是读

了《安海的街》后,才隐隐约约品咂出了两个字:人文。惟有“人文”才能撵着新世纪

的速度,把安海的古街拓宽,把安海的新街拉长,去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动脉接轨。

我想,许谋清写《安海的街》向我们昭示的也许就是这一点。(颜长江)

  《安海的街》与许谋清

  说安海是千年文化古镇,缘于始建于隋唐的龙山寺———香火在台湾岛的四百余座

寺庙上空袅绕;缘于敢跨海踏江建造安平桥———天下无桥长此桥;缘于彻夜聆听朱松

朱熹父子论说经义———海滨传承邹鲁;缘于遏浪的船舱里藏着一卷卷线装书———安

平商人名扬天下……

  说安海的古时,道安海的现时,离不开蓝蓝大海拍鸿江和黄黄鸿江咬大海;离不开

悠悠龙山寺和长长安平桥;离不开瘦瘦三里街和深深朱子祠。

  作家许谋清也不例外。所以许谋清走在故乡的街上、鸿江边和赤土埔,眸子一亮,

说:龙山寺、安平桥、三里街是古时安海物质文明的象征,而鳌头精舍的杏坛是古时安

海精神文明的意蕴。

  那么,安海现时的象征和意蕴是什么?我问。许谋清默默无语,大脑袋埋入沙发里

,沉思。

  此后,他被古镇纵横交错三坊七巷网住,脱不开身。在朱熹画像下徘徊。在郑成功

少年读书处星塔、郑府遗址颠连。眼睛发直,一副慈祥。他收集明朝古文家、安海人王

慎中的文稿。他捧起厚厚《泉州志》、《晋江志》、《安海志》和地方史。为这,我讥

了他。他说,当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时,没这门课呀。你给我说说,打响福建辛亥革命

的第一枪的汛防都司署在哪?已去世现代作家姚紫和庄瑞源的事你知道吗?我说,你去

问你的老师呀!他说,谁都可以教我呀!

  不久前,许谋清递过一叠文稿,《安海的街》赫赫在目。他为这书凹了眼眶,瘦了

身架。不轻易动情的我一阵心酸,一阵兴奋。翻开去,古代、近代、现代的人物纷纷迎

面走来。在鲜活的人群中,你会遇见长辈亲友熟人和你的影子。呼一声可以携扶或拽掳

他们结伴去家中或安平酒店或华达酒家品茶。没想到,聊侃的一些内容竟然与散文中的

思辩审视拷问的章节不谋而合。

  一日,许谋清向《文艺报》作家评论版主编张陵说:我发现安海,写《安海的街》

。张陵说:《安海的街》使中国发现安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安海在线论坛、安海论坛-安海本土在线交流论坛 ( 闽ICP备13018393号-3

GMT+8, 2024-3-29 19:48 , Processed in 0.785319 second(s), 25 queries .

网站所有权归:晋江顺网有限公司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