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方案出炉,其中关于投资者适当性的变化与市场参与者息息相关。在注册制下,对投资者的专业经验和风险承受能力均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开通权限的个人投资者除了要有两年交易经验外,还新增“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不少于10万元”等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修订还提出取消现场签署风险揭示书的要求,投资者可以通过纸质或电子方式签署。这也意味着,开通创业板权限不再需要临柜,线上办理即可。记者获悉,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等众多券商纷纷实现创业板交易权限在线开通功能。
整体流程简单快捷
创业板是在主板之外,专为暂时无法在主板上市的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是对主板市场的有效补充。
投资者开通创业板之后,可以参与在创业板上市发行的新股申购、二级市场交易等。创业板上市公司通常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的成长性,虽然风险高于主板市场,但收益也相对较高。从其这两年的走势来看,整体也强于上证指数,因此,不少投资者对创业板十分关注。
实现线上开通创业板,对投资者而言,更加省心省力。记者使用某券商APP发现,整体开通较为简单,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几分钟即可完成。进入券商APP,找到“创业板开通”图标,登录账户,即可进入开通流程。随后,确认之前的风险测评(或者重新进行风险测评),接着确认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结果。
勾选并确认评估结果之后,系统会自动进行准入条件检查,按照新规,共有以下6条准入条件(无不良诚信记录;交易经验满2年;非黑名单账户及重点监控账户;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不为最低类别投资者;年龄小于70周岁;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不少于10万元),如果满足以上准入条件,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选择股东账户,再进入签署协议页面,阅读并签署协议之后提交申请,即可开通完成。
试点注册制
这几点变化你要知道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方案对推进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础性制度有较大变化,同时,对投资者参与创业板交易也有不少关键性变化。
交易方式。除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外,引入盘后定价交易机制,在创业板股票竞价交易收盘后按照时间优先的原则,以当日收盘价对盘后定价买卖申报逐笔连续撮合,以满足投资者按照收盘价成交的交易需求。
涨跌幅限制。涨跌幅限制调整为20%,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上市后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优化盘中临时停牌机制,设置30%、60%两档停牌指标,各停牌10分钟。
竞价范围。对连续竞价期间限价申报设置上下2%的有效竞价范围。也就是说,连续竞价阶段限价申报的买入申报价格不得高于买入基准价格的102%,卖出申报价格不得低于卖出基准价格的98%。
单笔申报。通过限价申报,单笔申报数量为100股及其整数倍,且不超过10万股;通过市价申报,单笔申报数量为100股及其整数倍,且不超过5万股。
融资融券制度。创业板注册制下发行上市的股票,上市首日即可以作为融资融券标的。
股票特殊标识。对未盈利、存在表决权差异、协议控制架构或者类似特殊安排的企业新增特殊标识;为提示投资者防范新股价格波动风险,对上市初期新股进行标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