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在线论坛、安海论坛-安海本土在线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区民警“背包住村”面对面了解群众所需 点对点解决实际难题

[复制链接]

新手上路

积分
71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5-31 11:4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标题:社区民警“背包住村”面对面了解群众所需 点对点解决实际难题 不光住进家里 还要“住”进心里

  晋江新闻网5月31日讯 “白灼明虾、炣鱼、笋干炒肉、素炒青菜、米饭……”晋江市公安局陈埭派出所社区民警张荣桂,对自己背包入村后在群众家吃的第一顿饭记忆犹新。

  “平时在家里也吃过这些菜,可唯独在群众家里吃的那一次,觉得格外入味。”这位“90后”小伙笑着说道。

  2019年10月,晋江市公安局在全省首创社区民警“背包住村”模式,目前已在晋江全面铺开。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37名社区民警(含派出所副所长)参与到“背包住村”工作中。社区民警背着装有工作用品和基本生活用品的背包,每星期最少在辖区群众家住一晚,和群众同吃同住,付费解决食宿,一个月换一家,面对面了解群众所需、心贴心服务群众、点对点解决实际难题,真正把基础工作做到群众家里。



    住村民警向村民进行普法宣传

  张荣桂在陈埭派出所做社区民警已经5年了。大家都说,他在“90后”社区民警里,基层工作经验算丰富的了。即便如此,当第一次听到要开展“背包住村”工作时,他依然觉得心里没底。尤其听到辖区张大爷那句“来住一晚有啥意义?肯定是形象工程”之后,他更犯怵了。

  但这也激发了他倔强的性格。张荣桂心一横,决定就选择张大爷家作为自己的第一户入住家庭。“我必须用实际行动让群众相信,‘背包住村’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张荣桂说。

  刚住进张大爷家时,双方显得非常拘谨。后来,张荣桂发现张大爷的儿子喜欢下象棋,就利用休息时间陪着他儿子下象棋,张大爷则喜欢在一边“围观”。

  没几天,双方相处得融洽起来。一个月后,张荣桂换到了第二户入住家庭,张大爷还主动打电话“预约”,让张荣桂下次一定再去他家里住。

  从当初住村时的紧张、忐忑,到后来融入群众家中,张荣桂是“90后”民警的一个缩影。而与此同时,“80后”民警也纷纷发挥经验丰富的优势,成为开展社区基础工作的中坚力量。

  37岁的磁灶派出所社区民警王青福已经在社区民警岗位上历练了11年。即使已经成长为一名成熟的社区民警,但过去这几个月,疫情防控工作还是给王青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做入户调查工作中,辖区吴大爷拒不配合,态度恶劣,“我家没什么情况,赶紧走!”面对不理解的群众,王青福将疫情形势、防控预案、风险隐患一一讲清楚。经过耐心解释后,吴大爷终于松口,配合民警做好了情况登记。

  “民警住村”工作开展以来,王青福和辖区群众在一次次泡茶谈心中,了解到了各家各户的大事小情。群众也在一次次互动中,看到了他这身警服里包裹着的为民初心。就这样,“最熟悉的陌生人”变成了真正的“老朋友”。

  上世纪90年代,晋江刑警坚持“案子发到哪、背包背到哪、地铺打到哪,案子不破兵不收”的原则。1999年,国务院授予晋江市公安局刑警大队“特别能战斗刑警队”荣誉称号,“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背包”精神由此传遍大江南北。新时代,晋江市公安局弘扬传承“背包”精神,探索创新推出社区民警“背包住村”模式,让“背包”精神在乡村社区落地生根,推动社会治安持续向好。

  晋江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背包住村”工作开展以来,社区民警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向群众证明了,这不是“一阵风”的形象工程,而是一项长期开展的为民工程;辖区群众也敞开大门,热情欢迎民警入住,打消了民警心中扰民的担忧。一来一回间,是警民关系的深度融合,更是社区基础工作的再次夯实。接下来,晋江公安将进一步做精做细“背包住村”工作,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手上路

积分
10638
2#
发表于 2020-5-31 12:07:49 | 只看该作者
安海在线安海最佳微信交流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安海在线论坛、安海论坛-安海本土在线交流论坛 ( 闽ICP备13018393号-3

GMT+8, 2025-5-13 09:43 , Processed in 3.052560 second(s), 25 queries .

网站所有权归:晋江顺网有限公司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