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在线论坛、安海论坛-安海本土在线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海传统老艺人——“画灯”,画不尽传承与期待

[复制链接]

新手上路

积分
817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4-12 12:0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画灯”,画不尽传承与期待









     一门手艺的兴衰往往与当地的风俗习惯有着不可脱离的关系。在泉州地区无论是小孩出生、满月、周岁,还是成人婚礼、庙宇祭祀、葬礼,这些场合都需要用到彩扎工艺品,这也就促使了泉州彩扎艺人的诞生。彩扎,主要是通过匠人们巧妙的构思和娴熟的技艺,用竹篾和纸张扎制成各式各样的民间故事人物、灯笼等。彩扎艺术盛行于唐代。但随着时代快速发展,彩扎工艺却渐渐淡出现代生活,只有少数的人还在从事这门古老工艺。

    张俊星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





    “从我懂事起,就看到爷爷在扎花灯了,我也不知道之前传了几代人。后来有听父亲说是从我太公那代开始做起的,到现在也有一百多年历史了。”每每有人问起张俊星是何时又是如何传承起扎灯这门手艺时,他总是推推眼镜,慢慢地吐出这样一句话来。





画灯,画一种风俗传承







    张俊星的花灯铺子在安海中山北路上,铺子是家,家即铺子。

    六月,流火季节。安海中山北路这一条古老狭窄的街巷上,却透着丝丝清凉。老街两旁各种各样的老铺子——小吃店、鱼鲜店、器皿店,人来人往,买卖不断。唯独张俊星家的铺子里安安静静的,两位老人各坐一隅忙着手里的活计。他们的脚边,散落一地细竹片编制成的灯骨架,有些已经糊上了拷贝纸,白白的,堆得老高。张俊星和老伴黄雪忍默默地埋头做着活儿,并不理会屋外的喧嚣,屋外炉子上的水开了,发出鸣叫,黄雪忍这才起身关掉炉门,然后又埋头干活。

    若非那一地的灯架和铺门上方悬挂的灯笼,这安静的铺子在熙熙攘攘的众铺子中,极容易被忽视。张俊星在这里做了一辈子的花灯。他所做的灯,是与泉州地区民间信仰息息相关的灯笼,有祭祀用的“天公灯”、“七娘妈灯”、“普渡灯”及宗祠用的“姓氏灯”等。



“天公灯”(上图)



“七娘妈灯”(上图)



“姓氏灯”(上图)



金门客人定制的“安梁灯”(上图)



    最近他们很忙。每年的六七月份是老人最忙的时候。这与闽南民间的信仰习俗有着很大的关系。农历七月份起古镇安海每个境陆陆续续都有“普渡日”。在“普渡”的前一个月,要在其门口挂一盏“普渡灯”,也叫“起路灯”。因此从六月份起便陆续有人前来定制“普渡灯”。

    “最近接到的订货比较多,所以现在得一天备货,一天制作……”张俊星从架子上取下昨天劈好的竹篾添加到自己膝盖上的盘子里,一边扎着灯骨架一边说道。老伴黄雪忍往灯骨架上糊拷贝纸后,晾干,张俊星便在灯上作“画”,老人说这叫“画灯”,就是按灯的作用类别,在灯上描绘出相应的图案和文字。老人介绍说,扎灯笼的工艺其实并不难,也就材料准备和手工制作两部分。材料的准备主要是劈竹篾、剪铁丝、熬制“粉浆”等。而手工制作分为四个步骤,扎制灯骨架、糊上纱布、上彩、上桐油等。这么多年来,他始终坚持用传统工艺制作花灯,而正是这一传统做法,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客人。近几年来,除了台湾、金门、天津等地区有客人来订货外,也有不少旅居国外的侨胞慕名来访,请张俊星制作传统灯笼。





坚守,怀一份殷殷期待







    张家的灯笼如此声名在外,张俊星觉得这是祖辈一代代传下来的,就如之前他所说的,家里数代人一直在做这门手艺。他从小便在制作花灯环境中长大,耳闻目睹,便也深谙其中的奥妙。但一开始,他并没有以此为业,而是在安海八一厂从事车床工作。然后在下班回家后帮忙父母亲绘制灯笼上的图案。直至退休后,他才真正继承起这项家传的手艺。

    继承这门家传手艺,并不那么顺利。“文革‘破四旧’时是最艰难的时候,那时不允许制作花灯,不能拿到街上随便卖。我母亲因为制作花灯曾被抓去关过。尽管如此,我父母亲还是守着这门手艺不放弃。”张俊星停下来,点燃一支烟,沉浸在过往的时光里。烟雾缭绕中,老人的声音变得极其遥远。

    “十几年前泉州市区也有十几家这样的作坊。那时,我们还经常有技艺和业务上的交流。但随着一代代老手艺人的离去,现在泉州已经很少人会这样的手艺了。”随着年纪的不断增大,现年72岁的张俊星老人开始担心,怕这个传统手艺会在自己这一辈失传。

    张俊星老人表示如果现在有人真心想学习做灯的话,他也将不惜赐教,他只希望有人来继续这门老手艺。“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对这一行也不感兴趣。再说做灯笼利润微薄,又十分辛苦,我到现在也没有收到徒弟。这门手艺要是到我们这一辈失传了,真是很可惜……”

    一烟燃尽。老人复拿起手上的笔,继续“画灯”。他的眼神极专注,一笔一划,极轻,却又极深刻,仿是他坚守的延伸,还有期待……



编外话

    现在,虽然民间手艺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是从艺人们的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仍然是不容乐观的。面对新的历史阶段、新的时代潮流,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生存挑战,如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不断升华特色文化的内涵和品质,使之与时俱进、富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如何保护、扶持、引导好地方特色文化,使其在竞争激烈的当今市场,成为文化产业的抢手好货和响亮品牌?值得思考!







制作工艺(以制作“路灯”为例)







1、砍竹、破竹、削竹蔑

制作灯笼的第一步是砍伐竹子,取整根柱子通过锯、砍、削等蔑匠的手艺,细分成所需要大小的竹条。













2、捆扎骨架

用细铁丝逐一将竹条与事先做好的竹圈逐一捆扎固定好,这个步骤有点类似于框架结构的房屋的框架。























3、黏糊纱布、纸张

把纱布粘附在已经捆扎好的灯笼骨架的中间部位后,用“粉浆”将裁剪好的纸张在灯笼外表全部贴满,并在贴好的纸张外表刷一层“琼水”,再放置阴凉处晾干。粘附纱布主要是增加灯笼的牢固性,而表层涂刷“琼水”是为了上彩时不至于色彩在纸张上晕开,破坏上彩后的效果。





















4、上彩

灯笼粗坯晾干后就可以用毛笔在需要画的地方着墨上色,不同的灯笼有相应固定不变的图案,相同灯笼在不同地方也有所区别。比如“路灯”除了有相应的图案外,古镇安海还要写上“路灯敬点”或“某弟子路灯敬点”,而石狮、南安一带则是“阴光普照”。









5、上油

上油,是灯笼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所用油主要为清澈的优质桐油。除了增加灯笼本身的光亮度外,更多的是为了防止放置于露天的灯笼被雨水淋湿,起到防水的效果。







(以上图片摄于09年6月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手上路

积分
4032
2#
发表于 2020-4-12 12:41:59 | 只看该作者
怒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安海在线论坛、安海论坛-安海本土在线交流论坛 ( 闽ICP备13018393号-3

GMT+8, 2024-4-26 12:04 , Processed in 1.154154 second(s), 23 queries .

网站所有权归:晋江顺网有限公司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