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安海在线论坛、安海论坛-安海本土在线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90|回复: 0

安海镇、村地名钩沉(转)

[复制链接]

新手上路

积分
13783
发表于 2020-4-12 12: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海镇



    安海镇,著名古镇,泉州海外交通古港之一。位于市境西南,濒临安海湾,镇政府驻地成功路。辖有5个居委会,41个村委会,面积67.66平方公里,人口12.2万人(包括安平开发区0.62万人)。关于安海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一,安海因港湾九十九曲而称“湾海”,到宋初开宝年间,有唐代名臣安金藏的后裔安连济入居安海,改“湾”为“安”,称安海。其二,宋朝以至元、明两代,安海都称安平。北宋时,安海人兵部尚书高惠连死后,当时曾任宰相王安石为高惠连撰书墓志铭,墓志铭开头即写道:“高郡惠连,字公溥,泉州安平人也”。建于宋绍兴年间的五里石桥称安平桥。元朝时,改宋的乡里为都,安海称为“晋江县第八都安平镇”;至明朝,安海称为泉州府晋江县第八都安平镇;当时安海的商人足迹遍及海内外,号为“安平商人”,载在史籍;生长在安海的郑成功,把安海作为自己的故乡,在他收复台湾后马上把热兰遮城改名为安平镇,以寄托他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安海的名称应该是始自清初施琅将军平复台湾之后,海峡两岸间的海氛得到平静,从此安然,施琅将军在安海建造九座大厝,俗称“九房施”,安顿其家族居住,并重修安海龙山寺,才将安平改称安海。安海主要产业有卫生材料、电子、玩具、机械、漂染等。安海为文明古镇,孕育过许多著名历史人物,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这里设学,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在这里读书。宋代军事家高惠连,明代著名文学家王慎中、著名学者黄虞稷,近代开创福建第一条公路和泉安汽车公司的陈清机都是安海人。主要名胜古迹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平桥(俗称“五里桥”,是世界最长的人工梁式石桥)、海峡两岸闻名的龙山寺、郑成功少年读书处星塔、灵源山的摩崖石刻“步云关”及晋江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等。



                                                (陈增荣)

   



东鲤居委会



东鲤居委会在现安海成功东路安海镇政府后。1990年安海镇政府开发鲤鱼坟山为居民住宅区,分为五个居民小区,人口2141人。建成后,因鲤鱼坟山处在安海旧镇区东郊,地名遂定为“东鲤”。现是安海新镇区东鲤居委会所在地。



兴胜居委会



    兴胜居委会在安海旧镇区北部,主要辖原兴胜境、圣殿、玄坛宫、大士宫等居民小区,人口8283人。因“兴胜”二字含奋发进展之意,故取之为居委会名称。兴胜境是解放前安海廿四境中一境名,清初已有之。



                                                (陈增荣)   





鸿塔居委会



    鸿塔居委会在安海旧镇区的南部,人口5055人。前近安海港,港之上段称为鸿江;而居委会辖区内有瑞光古塔,乃安海胜景之一。居委会遂取“鸿江”之“鸿”与“古塔”之“塔”两字为名。





海东居委会



    海东居委会主要辖区为高厝围、下圩巷、三公境,人口7034人。乃后库黄墩居民户皆处于安海旧镇区的东部,故而取名为海东居委会。



                                                 (陈增荣)   



复兴居委会



    复兴居委会主要辖西宫、上帝宫、西河境,人口4121人。据史料载,复兴街原称“西街”。明末,倭寇入侵,大肆烧杀掠夺,居民纷纷外逃避难。后来倭患平息,居民返回故园,重建家业,故名复兴街。



                                                   (晋人)   





安东村委会



    安东村辖后库、黄墩、星塔三村的农户,人口4832人。因地处安海东部,故名安东村。族姓以陈姓为最,其裔分衍菲律宾、香港、台湾等地。



                                                (陈增荣)   



西安村



    西安村旧名西垵村,在安海旧镇区西郊,现已与镇区连成开片,归入新镇区范围,人口3717人。垵者,小坑也,指小港湾。宋朝以前,安海港开阔,港内小港湾多,皆可避风浪。西安村前临安海港西一小港湾,故称西垵。后村前港湾滩涂围垦成埭称西埭。改革开放以后,西埭得到开发,地形改变,乃改称西安。

    《安海志》记载,宋开宝中,唐名臣安金藏之后裔安连济入居西安村之聚奎坊,多有善举,名扬遐迩。又郑成功之父郑芝龙归顺明朝后,在西安村旁大兴土木,建泉郡最豪华府第;村后有报恩寺,是郑成功抗清后与清廷使臣和谈之处,惜皆废没。十多年前,西安村旅外华侨集资另在村前觅地建报恩寺,以保留郑成功的抗清史迹。

    如今,该村前有西安工业区,公路宽广,商店鳞比。族姓以颜姓为主,其裔分衍菲律宾、香港等地。



                                               (陈增荣)   







    桥头村在安海旧镇区东郊,紧靠泉安公路,人口3866人。如今,安海镇政府开发桥头工业区,使桥头村与旧镇区相接,现在是新镇区的一部分。据传北宋时,桥头原名内市。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刺桐港第一支港的安海港,海上通贸已开始兴发,安海地方经济也相当发达,陆路交通得到发展,拥有周边内市、甘棠、佳坂和皇恩四条桥梁。其中内市桥自内市直抵安海东北郊星塔村边,长里许,宽七尺余,传为宋政治改革家、乡贤吕惠卿所建。桥成后,内市乃改名桥头,直至于今不变。该村族姓有许等,其裔分衍菲律宾、台湾等地。



                                                 (陈增荣)   





    外曾村位于安海西部,距安海镇区六、七里之遥,有前后两自然村,为曾姓所居,故合称曾庄。前临安海至大盈公路者叫外曾,后者叫内曾。现两自然村合为一行政村,村委会在外曾,人口1437人。









    曾埭村位于安海镇西郊,人口2416人。古时,安海港,水西入南安九溪。宋以前海潮泛滥,潮退则为咸卤之区,田亩未有也。至宋,御史白承休筑海为埭,名白使埭。后废,有曾姓者修之,垦田其中,因即以曾埭为村名。以后,曾姓式微,黄姓入居大为繁衍,故今村民大多数为黄姓。其裔分衍菲律宾、台湾等地。

                                              (陈增荣)   







    水后村位于安海镇西部。包括水头和后埭头两个自然村,两村各取一字叫“水后”,作为行政村名。人口2397人。





下山后村



    下山后村位于安海镇东部,人口1847人。因村处于一小丘后,故名。安海有个山后村,永和也有个山后村。国民党时期,为区分两村的位置不同,将永和的山后称顶山后,安海的山后称下山后。



                                                 (陈增荣)   









    上垵村位于安海镇东南部,在安(海)石(狮)公路边,距安海约近十里之遥。宋时,安海港开阔。港内有好几个可避风浪的小港湾,称“垵”。为区别其位置,按方位取名。上垵在港之上部,故名。村名亦以港名名之。沧海桑田,上垵早就成为内陆的村庄。上垵村人口1731人。









    山兜村在安海灵源山脉南麓。兜者,环绕之意也,意指该村是在灵源山脉环抱之中,故名山兜。人口1371人。



                                                   (晋人)   



灵水村



    灵水村在安海镇东北部的灵源山麓,人口5675人。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御史吴中复与兄弟吴中纯隐居于灵源山之背。灵源山溪涧之水绕村而流,故名“灵水”。族姓以吴姓为最,其裔分衍印尼、香港、台湾等地。





西



    西畲村在安海镇东北部的泉安公路旁,人口947人。相传周代为畲族聚居地。秦汉以后,畲人汉化。宋绍兴时造“东安桥”于村之西南部。畲人因善铸造,曾称“西铸”,又名“西畲”。



                                                 (晋人)      





    梧山村地处安海镇北部灵源山南麓,人口1783人。宋时,同安苏氏迁居其地。因村落处于灵源山南麓的丘陵地,周围有五个小山环绕,故称其地为“五山”。清代,苏氏后裔有官居朝廷察院之职的,将“五山”雅称“梧山”。









    庵前村在安海镇中部,人口3198人。传说,其地原有一座庵堂。宋时,李氏于庵堂前建居故名“庵前”。后李氏衰亡,杂姓相继入居,村名仍沿袭“庵前”之称。如今,庵前村已与安海镇区连接一片。



                                                   (晋人)   









    桐林村位于安海镇北隅,人口3695人。相传此地多梧桐树。宋代,倡建安海东西桥的富豪黄护从泉州移来,建村于此,取梧桐系凤凰所栖之瑞树,又以“桐林”与“同人”“同仁”谐音,故有此村名。族姓以黄姓为最。



                                                     (晋人)







    菌柄村,位于安海镇东部,人口3376人。唐时,此间杂树茂蔚,藤蔓丛生。先民蓝姓,以取藤蔓编萝篮为业,村名为“蒲藤口”。北宋时,又有吴姓入居,始有垦殖耕耘,兼讨小海。南宋景炎二年(1277),元将百家奴领军入泉,追逐张世杰出泉州。时浙江宁波人邴鄞为元军士卒,因不愿为元军卖命,乘战乱时潜入洋里(今属安海洋南)咸滩地之丁草丛中避难。待战事平息后,即于洋里之北(今菌柄)丛树间结庐而居,并取丁草编席为生。时蒲藤口住民蓝、吴姓十有八九逃生。吴姓移居磁灶,蓝姓入西畲而卜。斯时,邴鄞为确保人身安全,便把“邴鄞”反称为“鄞邴”,为使后辈永记先辈之艰辛,还将“蒲藤口”易名“鄞邴”。迨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鄞姓裔孙鄞德公为织席殷商,闻桐林秀才黄英敏博学多才,即延请入塾馆执课子弟兼掌账柜。时英敏年轻敬业,深得德公尝识。于是,便将其爱女鄞娟娥正配为妻。尔后,鄞家族人相继往苏禄国(今属菲律宾)营生,家门关闭。永乐二十二年(1424)鄞德公临终时,即将其产业及阳图四甲尽归子婿黄英敏管辖。到此,桐林黄姓正式入居鄞邴(今属菌柄)。今住民黄姓均认黄英敏先生为开村始祖也。明建文四年(1402),正式将“鄞邴”书写为“菌柄”。

                                              (曾华衡)      







    坝头村位于安海镇东北部,东与溪边交界,西与浯厝接壤,北临永和上宅,南连安海新店,全村方圆约五里,人口1300多人。坝头,唐末时称后园。其时,坝江(即今坝头溪)之北岸,设有码头、店铺,市井繁荣。宋末至元时,由于河道屯塞、水上交通条件变化,市井日渐式微。至元末已成为农村。明洪武十三年(1380),安海大山后始祖王质文令次子安贵应聘趋其执教。见该地田园丰润,水源充沛,遂于洪武二十年(1387)春正月,挈家入居。尔后,后园住民吴、许、洪等姓,人丁不振,纷纷外迁。迨正统三年(1438)王姓为取吉利,将村名易为“坝江”。由于住居均在江之北岸,故俗称坝头。清初及至民国,坝头王姓又先后分衍到漳州、南安石井霞园、台湾、菲律宾等地。



                                                 (曾华衡)   







    前林村在安海镇妙峰山南麓西侧,人口1310人。宋时属安仁乡仁和里,元明清属九都。其村形成于后唐天福八年(943),因中原士人涂伸率难民数十人避乱于此,为求生计,就地采土制瓦,久之,荒丘成凹窟,故村名以“涂窟”。迄北宋开宝年间(968———975),涂姓发迹,举族迁广州。之后,又有高、柯、吴诸姓入居垦殖。宋末“小狗反”,高姓迁安平,柯姓迁林口,吴姓迁磁灶,致使大片田园荒芜。其后东石富户蔡永升遣家院率眷于此守墓,招募游民于此耕耘。至明天启年间(1621———1627)迁往汕头经商。今住民蔡姓,乃青阳五世祖蔡念六令次郎自得于明洪武二年(1369)入居。自得娶妻黄氏,有子三:长曰荣妙、次曰荣林,三曰荣泉。蔡荣泉因贾两广,徙居广东岭南,为岭南下广蔡氏房祖,后又分处广西田州(今田阳)、台湾台南等地。蔡荣林精经术,好书法,设席安平,禀学于门者不下千人,晚岁隐于里,筑室妙峰山南麓,曰尚平居,课教子侄,联曰“钱利任人忙,林泉容我隐”。尔后子侄为取吉利,摘其联名头字,曰“钱林”。又因村座落于妙峰之麓,茂林当前,故俗称“前林”。

    前林蕴才积盛,明清时期出现一批名人志士,从清代延续于今,又有成批乡亲迁居广东、台湾、香港、澳门与及东南亚诸埠。



                                                  (曾华衡)  







    赤店村位于安海镇东南部,包括苏厝自然村,人口2888人。赤店唐时称“嘉埔店”。该村曾氏族谱记载:斯时,乡四周方圆数里古柏参天,树荫蔽日,人烟辏集。徙居于此有曾、吴、蔡、许等族。乡间开设小市肆,有位蔡氏遗孀,专营蔬菜,生意兴隆,故“嘉埔店”渐被外乡人讹称为“蔡婆店”。尔后,此间里人相继开设瓦窑,久而久之,四周树木逐渐砍尽,致风沙袭来,市肆尽皆尘土,因而“蔡婆店”被唤为“赤店”。又据“晋江县地名录”载:“赤店”之由来,为宋宝庆四年(1228年)罗山苏内村曾慎,到磁灶学得制陶手艺,于其地挖得黄褐之泥,制陶光泽色赤,饰以丹珠彩画,畅销海外,故于其地开设陶器店铺,俗呼为“赤店”,后逐渐繁衍成村落。村即以“赤店”取称。赤店又称“朱里”、“榕庄”。赤店原杂姓而卜。因明、清年代常发生瘟疫,水旱灾荒,民多流移,后为曾氏一族所居。

    苏厝村,唐时,初名洛阳,因住民苏姓来自泉州洛阳,故名。尔后,隐士苏南溪在村西南苏坑(今古亭埔)筑亭榭,故改称今名。宋时,先后有陈、朱、许等姓入居。陈姓居村东南称陈宅,朱姓居村北称后山,许姓居村西南称许塘。南宋时,苏光国于咸淳十年(1272)往苏禄国营生,开苏厝徙夷之始。而后,苏家又陆续出国谋生,家井关闭。故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赤店曾姓始祖石生,秉承岳父苏得道先生遗嘱,命次子曾瓞远接管苏厝外祖父苏得道一切产业。自此,曾姓入居苏厝。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春,倭寇入侵安平、东石沿海一带,祸及村社,村众配合官兵,在古亭埔作战场,贼乃纵火焚其邻近民居而去,故苏厝民房十有八九遭殃。延至清乾隆五十年(1785),该地连年大旱、饥荒,民多流移。陈姓迁往安海,许姓迁往东石,朱姓迁回内坑,至此,苏厝成为曾姓所居。



                                                (曾华衡)   







    坑边村位于安海镇东部,与赤店、苏厝交界,全村面积方圆约七里,人口1300余人。坑边村,北宋初名青石,至南宋末改称今名。南宋绍兴八年(1138),安海桐林首富黄护与僧智渊倡造五里桥,郡守赵令衿为助之毕工。筹建斯时,黄护令从侄黄坑抵安海东取石料,行至青石山,见该地山川锦秀,地理风水特佳,不忍挖山采石。黄坑晚年临终前忆及此事,即唤其孙黄边近前面喻曰:“余为造桥,献毕生之绵力,今生未能了却卜居青石之愿,……”言毕而寝。未几,至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黄边挈家人自桐林入青石,筑室而居,繁衍后代,至清初及民国又分衍瑶后村以及台湾、菲律宾、星马等地。尔后,黄边后裔为纪念先贤慧眼择佳地,故将“青石”改为“坑边”。



                                                (曾华衡)   





    后林村位于安海镇东北部,距镇区八里许,人口3348人。东与田坑、浯厝毗邻,西与上垵接壤,安石公路横贯其间。后林村,古称厚仁,它僻在坝头溪(古称坝江)中段北岸。唐宋时,此间乃是新店市北路集散小肄,商贾辏聚,杂姓而卜。居民数百户,以工为业,凡铜铁木坛乐艺诸工皆备。乡人生活颇为安逸。村之北面,佳木翠竹环绕。其傍曾筑一园林别舍,称“琼林精舍”。凡本邑骚人墨客、琴师棋士,咸集于中。元至元二十年(1283),石龟(今龙湖许厝)宋末旧臣许逸齐义不仕元,遂隐于此,于琼林精舍课教四方学子,淡泊明志,以守忠节。尔后,许先生为示不忘祖地,便将琼林精舍易名曰“瑶林精舍”。又因乡之北簇抱茂林修竹,故被外乡人唤为“厚林村”,民间讹称“后林村”。明代中叶,由于河道屯塞,水上运输中断,市肄式微,居民相继失业,而百工亦纷纷迁往城内营生,故其地荒芜者多。其时许逸齐令子孙遵祖训,招民垦殖。迨弘治十年(1497),又有杨姓入居。明清时期,这里为许、杨两姓所居。至清末民初,许、杨两姓子孙又有分衍至台湾、杭州、厦门以及菲律宾、印尼等地。



                                                 (曾华衡)   









    梧埭村古地名为吴埭,位于安海镇区东部。因吴氏最早开基于此埭,故名“吴埭”。今“梧”则取自“吴”之谐音。元时属晋江县九都。原属西畲行政村所辖,仅有梧埭1个自然村,为吴氏单一姓所居。其裔分行港澳台、东南亚等地。



                                                   (启明)   







    型厝村位于安海镇西北郊尚贤境。宋为开建乡修仁里管辖,元、明、清属八都。现人口2171人。东汉时为畲、汉聚居地,四周遍种杏树,故初名:“杏厝”。三国吴黄龙二年(230),大帝孙权遣卫温、诸葛直率万人乘豫章,建安大舡(船)放洋夷州(台湾)及南海诸蕃国拓展海务,发交贾舶,命湾海畲民首领蓝祥主司航导。后蓝祥受到吴王孙权的赏识,封为尚书都官郎,佐督水军,钦赐黄金万两。蓝祥将其款拯济乡民,发展生产。乡民德之,称其为行善大官人。故村名即以“行厝”取代。

    元初,因畲民首领许夫人抗元之嫌,百家奴与浦寿庚于此设刑场,审讯畲族乡民参与者,故外乡人称其地为“刑厝”。畲民不堪虐待,纷纷避难至闽东山区一带。于是颜氏相继入居。数十年后,生齿渐繁,安和乐利,富庶昌发,故将原来之“刑”字,加上“土”字,合为“型”字,即为今名。



                                                (曾华衡)   







    曾林村位于安海镇北部,灵源山东北麓。宋为开建乡仁孝里管辖,元、明、清属五都,现人口777人。东汉时为畲、汉聚居地,四周种植  树,故村即以“   林”取称。唐宋时,住民有蓝、钟、雷、曾、林等姓。宋末,曾氏成为村之望族,因而去“木”为“曾”,而曰“曾林”。元初,蒲寿庚为清除旧宋反对派,进行大规模清乡,曾民不断外迁,迄明代中期,灵水吴氏入居,仍沿今名。



大山后村



    大山后村位于安海镇北部,黑、红麒麟山之麓。宋为安仁乡仁和里管辖,元、明、清属十二都,现人3410人。东汉时就有住民,以打猎、烧炭、种蕉、养蚕为生。隋唐始有垦殖耕耘。宋季文林即壬厦文爱其山魁岸踞肆,双麟献瑞。村即以“山厚”取称。俗唤“大山后”。



                                                 (曾华衡)   



西门村



    西门村位于安海镇西北部,灵源山西南麓。宋为开建乡修仁里管辖,元、明、清属八都,现人口1359人。东汉时就有住民,以打猎、养蚕,抑或掘池挖塘牧鱼为生。唐宋时始有耕耘。此间畲、汉乡民喜拳艺,立演武场,四周环列篱笆数千丈,设东、西、南、北四辕门。居西者,称“西门”;居池塘旁者,称“湖池”。村即以“西门”取称。



                                               (曾华衡)   









    社坛村位于安海镇东北部,南与上垵接壤。宋为安仁乡仁和里管辖,元、明、清属九都,现人口1706人。隋唐时住民以种田为生,养蚕织布为辅。每年正月初九日天公生,村中要设天公坛,备香楮时  祭献天公,祈求新年五谷丰登,合境安乐,祥和升平。故称“社坛”。明代咸化、弘治年间,十七、八都西湖乡学究吴启晖于此立馆,课教四周学子?熏雅称为“杏坛”。又传,明万历年间,苏紫溪、陈紫峰、吴象坤、曾闻衷、陈春播于此筑坛,以歌咏,称“社坛”,村即以“社坛”取称。



                                                (曾华衡)   









    新店村位于安海镇东部,北濒浯厝、坝头,南临内透、青石山。宋为安仁乡仁和里管辖,元、明、清属九都,现人口1400人。

    新店村僻在坝头溪南侧。溯其江(古称坝江)于唐宋时,乃是晋南水上交通要道,舟舸往来频繁。斯时,为应贸易之需,于江边附近之流域旁,设立售货场所(新店市)。后因水上交通骤变,此集至南宋时已成馆驿,元明之时,则为农村,即今安海新店村也。

    新店亦称新里,明代万历十三年(1585)村人许凤宾中举人,出任广西南宁府隆客县正堂,为官清正,乡人为纪念先贤许凤宾小时就读村学“新里斋”而称新里村。



                                                (曾华衡)     







    瑶前村位于安海镇东南部,岱峰山东北麓,妙峰山东南麓之间。宋为安仁乡仁和里管辖,元、明、清属九都。现人口1311人。五代时,泉州太守王延彬重视海外贸易,命李文兴于此建窑,烧制陶瓷、砖孔,以充蛮舶交易。元、明时期,颜、姚、许等姓相继入居,因基地在古窑之前,故名“窑前”,后谐音为“瑶前”。







    庄头村位于安海镇东郊。宋为安仁乡仁和里管辖,元、明、清属九都,现人口2479人。东汉时就有住民,以牧鱼、养蚕、织布为业。唐时,称“李家庄”。包括后安(万安)、潮坑、前蔡(  内)、中蔡(后阳图四甲归前蔡)、庄头等,因李氏为大姓,故名。从宋以降,万安渡乃是海上丝绸之路———安平港支港,经济繁荣。地方望族和富商巨贾建有宏敞的庄园,而这些庄园均建在万安渡头北,村即以“庄头”取称。



                                                 (曾华衡)   







    后蔡村位于安海镇东郊。宋为安仁乡仁和里管辖,元、明清属九都,现人口2051人。隋唐初年,有富户蔡铣,生三子,长子居前,称“前蔡”,次子居中,称“中蔡”,三子居后,称“后蔡”。迄宋末元初,蔡姓徙居青阳(旧称五店市)。嗣后,颜氏入居,仍沿袭旧称。又因村南有片杂树,苍郁浓绿,故亦称“南林”。



西



    西柄村位于安海镇西北部。宋为开建乡俗仁里管辖,元、明、清属七都,现人口1864人。其村形成于后唐天福年间,先民于此种蔗,开辟糖坊,为便于管理,把住居点建在糖坊西侧,故取名“西边”。尔后,谐称为“西柄”。



                                                (曾华衡)



前埔村



    前埔村位于安海镇西北部。宋为开建乡俗仁里管辖,元、明、清属七都,现人口4406人。该村为许姓所居,先民有个规定:凡新婚者,每逢正月十五日要到许氏宗祠点灯,以后子孙兴盛,灯数增多,宗祠容纳不下,改在宗祠前面的埔地上赛灯比美。因每盏灯都串有缘(铅)钱,故雅讹:“钱埔”,村即以此取称,后谐称为“前埔”。





西溪寮



    西溪寮村位于安海镇西部。宋为开建乡俗仁里管辖,元、明、清属七都,现人口954人。该村为蔡姓所居,先民开垦伊始,筑茅庐于西溪之畔。村即以“西溪寮”取称。



                                             (曾华衡)



下洪村



    下洪村位于安海镇西部。宋为开建乡仁孝里管辖,元、明、清属六都,现人口2009人。该村为杂姓而居,住民有李、周、蔡、林、方等姓。先民为治水患,和衷共济。疏水道,排洪筑堤。为便于引水灌溉田园,把住居点建在洪堤下段,故名“下洪”,村即以此取称。



                                                 (曾华衡)   





前蔡村



    前蔡村位于安海镇东郊。宋为安仁乡和里管辖,元、明、清属九都,现人口887人。

    唐初年,此间勋阀富户蔡铣 ,生有三子:长子居前,称“前蔡”,次子居中,称“中蔡”,三子居后,称“后蔡”。前蔡,亦称“李庄”、“?内”。因乡人李公蕴寓居交趾(今越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公蕴被朝臣拥立为交趾王,是为李朝。公蕴为王后,即遣使诣宋廷纳贡,真宗册封其为交趾郡王。景祐元年(1034),公蕴遣特使李毓清于此建李氏家庙,因而村名一度易名“李庄”,俗称“?内”。“李庄?内”者,是因李公蕴生怕子孙忘祖忘宗,特旨命子孙娶亲,要选中原籍侨民的女子。“?”与“娶”闽南方言同,意为娶中原内地的女子。



                                               (曾华衡)      



丙厝村



    丙厝村位于安海镇北部,与可慕毗邻。宋为真仁乡仁和里管辖,元、明、清属九都,现人口948人。唐时就有住民,以编草鞋,织麻布为业。从宋以降,邻村西畲铸鼎业兴发,招徕天下客商,为便于商旅,此间乡民纷纷改行,研制各色种类糕饼,供应过往行人品尝。久之,成为糕饼集散地,故名“饼厝”。民间俗称:“丙厝”。





大布林村和小布林村



    大布林村和小布林村位于安海镇北部边境,黑、红麒麟之麓。宋为开建乡仁孝里管辖,元、明、清属五都。现大布林村人口1027人,小布林村人口1001人。

    北宋仁宗朝时,泉州城内有二位姓傅的贡生因怀才不遇,隐居于此,耕读有娱。大个子居西南,称“大傅林”,小个子居东北,称“小傅林”。从元以降,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兴发,傅姓举族迁入泉州谋事。随后,王、许、李等姓相继入居,村名沿旧,只将“傅”字改为“布”字,以示区别。

(曾华衡)



前湖村



前湖村在安海镇东部,东与赤店交界,西临新店田土,南与坑边毗邻,北与坝头接壤,全村方圆约五里,人口1083人。前湖分内外村。唐宋时,先民吴、李、陈姓错列而居。明宣德年间(1426———1435),又有曾姓入居。住民以农业为主,制造木器家私为辅,因村前有一池塘,盛产乌鳗、鲈鱼,故名“钱湖”亦称“前湖”。今住民乃青阳蔡自明于元末明初入居,开创蔡氏基业。而他姓今外迁。

    前湖地灵人杰,明清年代涌现一批名流俊彦,因而其宗祠联曰“砺麟山带湖水,水束山环钟毓秀;藩石塔踞印峰,峰高塔峻启人文”。前湖唐宋时,属仁和里辖,元明清属九都。其支脉分处泉州城内、龙湖瑶厝村、台湾笨港、南洋诸埠以及港澳等地。



(曾华衡)  

   













仁寿村



仁寿村包括上岭、后桥两自然村,位于安海西部,为纪念革命烈士朱仁寿而命村名。

    上岭在宋、元、明时曰“州岭”,宋时属开建乡、仁孝里,元、明、清属六都,清代改“樟岭”,据传州岭在历史上曾经是安海港一主要内港,现存的“龙尾桥”(俗名松尾桥)就是当年的商船停泊处;在龙尾桥至后桥村的龙山地界有一条“海客路”,以及繁荣闹市(现已废为农地,但尚有破碎砖瓦为证);此外,州岭在废村后,尚存的“康王宫”(航海护神康王公、圣侯公)。就是当年对外贸易较为繁荣的见证;海客路起自龙尾桥至后桥直达闽粤大道,上可通泉州,下过南安“康店铺”通厦、漳到广东,北经南安官桥达安、永、德,南出安海港海运四通八达。特别在明代实行禁海缉私时,以其特殊地理位置,正是私人商贸一重要货物集散地。据老一辈传说:“上岭早於明末毁于地震,我们是后来再搬进来的。当时树林茂密,常有母鸡自孵小鸡自林间出。”按《朱氏族谱》记载,上岭朱姓人系清乾隆年间从后山迁入(部分为朱询后裔),而现存的墓志仅有“樟岭”而无’州岭”字样,说明州岭在清代已不存在。经查《晋江县志》,历年地震的记载,未见有因此而“废村”之说,根据《晋江县志》的记载,安海曾经历过三次毁城浩劫。“安海经丙辛毁镇后,夷废近30年,变成荆棘遍野,狐兔出没的荒滩野地”。为此有理由认为,地处内港的州岭、海客路毁于清顺治年间。县志中的“狡兔出没”和传说中的“母鸡带小鸡自林间出”是相吻合的。

    上岭现有人口1608人,先为周姓人开辟,继而茂山朱氏部分房祧迁入(俗称上下钞茂)。约于1735—1745年间,后山朱氏又有二房祧迁居上岭。现尚有几户吴姓人,但何时迁入未明。1959年,南安建后桥水库,又有几户洪姓人家移居上岭。

    后桥村,是烈士朱仁寿出生地,是古“闽粤大道”的小站点。后桥早时何年置村已无从稽考,但据后桥《朱氏族谱》记载,后桥朱姓人约于清乾隆年间(1735———1745),为势所迫从后山迁入,现人口400余人。上岭、后桥均为革命基点村。



(朱景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安海在线论坛、安海论坛-安海本土在线交流论坛 ( 闽ICP备13018393号-3

GMT+8, 2024-3-28 23:47 , Processed in 0.873778 second(s), 25 queries .

网站所有权归:晋江顺网有限公司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