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城市管理局梅岭中队中队长王筱鹭与摊主王胜安聊天
夜未央,华灯初上。昨晚7时许,晋江市区凤凰城小区边,炸鸡、烤生蚝、串串香、福鼎肉片、重庆麻辣烫……各种地方风味小吃摊点一字排开,摊贩们开始忙碌新一天的生意,食客们慕名结伴而来。
一辆写着“王老二炸鸡”的小推车旁,摊主王胜安正忙着招呼客人。今年28岁的王胜安来自安徽黄山,他左小腿截肢,行动不便,但他通过夜市“练摊”自食其力。
“你今晚来得早,生意怎么样?”前来巡逻的晋江市城市管理局梅岭中队中队长王筱鹭和王胜安聊了起来。
“还行,不到一个小时已经卖了一百多元了。”王胜安擦干额头的汗水,笑呵呵地说。
去年年底,王胜安开始在凤凰城夜市摆摊卖炸鸡。现在,他已经和城管执法人员成了老熟人。因为身体残疾,执法人员对他“特别关照”,让他安心摆摊。
“我一直坚持薄利多销的原则,虽然利润薄,但因为口味好,经济实惠,所以生意还不错,一个晚上可以挣到200多元。”王胜安说,她女朋友目前也在陈埭摆摊卖炸鸡,两个人合起来也有不错的收入,希望今后能在晋江安家。
像王胜安一样,凤凰城夜市聚集着30多位摊贩,他们经营着各种价格亲民的风味小吃。
“我住在附近,是这里的常客,经常约朋友来这里吃点串串香和麻辣烫,喝点小酒,边吃边聊聊天。我们今天点了这些小菜,才48元,很实惠。”正在吃夜宵的李先生说,凤凰城夜市俨然已成为周边居民的“深夜食堂”。
当晚,晋江市城市管理局分管市容的副局长魏德赐带队走访凤凰城夜市。魏德赐现场与摊贩交流时说,按照“便民不扰民、放开不放任”的原则,城管执法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全力支持促进新消费业态发展,让“夜间经济”真正动起来、活起来。他也希望摊贩们不占用绿地和消防通道、不影响交通秩序、不污染环境。
交流中,摊贩们对城管“柔性执法”表示支持。“我们会全力配合,确保安全又便民、活跃又有序。”摊贩章军说出大家的心声。
现场,城管与摊贩们像聊家常一样,大家敞开心扉互相交流,完全没有以前那种“猫捉老鼠”的尴尬。
类似凤凰城的“深夜食堂”,在晋江还有很多,它们散发着浓浓的城市烟火味。记者从晋江市城市管理局获悉,按照“规范有序、包容多元”的理念,该局将继续探索完善“红黄绿”城市管理模式,即主干道红色区域禁止摆摊设点;次干道黄色区域实行分时控制;背街小巷绿色区域内控制摊位数量、规范有序,着力维护市容市貌“颜值”。
魏德赐表示,城管执法部门将通过推进柔性执法,变堵为疏,疏堵结合,积极探索柔性执法和审慎包容的监管模式,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服务好“地摊经济”和“夜市经济”。
|